• 科幻電影《V字仇殺隊》:自由思想的勝利!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科幻電影——《V字仇殺隊》,該片根據艾倫·摩爾與大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科幻電影——《V字仇殺隊》,該片根據艾倫·摩爾與大衛·勞埃德所著的同名漫畫改編。講述了一個關于自由、民主、對人民洗腦改造、獨裁政府的故事。

     

    場景設在未來的倫敦——反烏托邦社會,描述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神秘人物、一位試圖創造社會政治變遷,同時暗自推動激烈私人復仇的自由斗士“V”。

    不遠的未來, 成為極權政治國家,倫敦完全是獨裁者薩特勒(約翰·赫特)的禁嚴之地。法西斯式的政府無惡不作,所有人的言行均被控制,凡同性戀者全被逮捕甚至隨意殺害,雖然民眾群情激奮,卻無人敢以身涉險。一天夜里,身為電視臺助理的美麗溫和的少女艾薇(娜塔麗·波曼)在回家途中,被一群F·B的秘密警察包圍,企圖將其。幸好,一個戴著面具披著斗篷的的神秘人(雨果·維文)及時出現,救下了受驚的艾薇.

    神秘人沒有透露自己的姓名,艾薇只知道神秘人化名為V。然而暫時安全的艾薇卻沒能幸免于難,愛人被秘密警察,她也被捕入獄。在監獄中,受盡百般折磨的她,發誓繼續活下去以求復仇!

    擁有古典自由和立憲政體,恰恰在于它固執地走在與火藥陰謀案相反的道路上。這部電影替福克斯翻案,不過是為了取悅這個世界的相對主義激情。因此,V必須死亡,因為他以暴力攫取審判者的地位,他的仇恨妨害了理智。在公平、正義和自由的 的建立過程中,他沒有位置。他的仇恨被罪惡的舊世界塑造,他也只能隨著罪惡的舊世界一起消亡。

    《V字仇殺隊》是一部現實主義的科幻片,它從另一個角度向人們闡釋了什么是正義,以及除了合法的手段反抗邪惡以外,還有其他方式。其實沒有什么仇殺隊,V始終只有一個人,那匯向議會大廈的人潮只是一種美好的假象和幻想。如果民眾可以如此輕易的被激發,那將是多么可怕,因為他們也必然可以輕易的被鎮壓。民眾永遠是一盤散沙。一種言論,對他們而言,可以說是在啟迪,也可以被認為是在蠱惑。

    人生的軌跡總是如同白紙上一道道凌亂的涂鴉,充斥著交錯、碰撞、偶遇與分離。然而,我卻不認為V與伊芙的相識是個偶然,正如V所說,他不相信巧合。我堅定地認為戈登是V的親密相識,是他利用職位幫助V使用了電視臺的緊急廣播系統,也是他,為了V,故意約伊芙前往,只因伊芙是那個身上隱匿著反抗精神的女孩。然而,這相遇于危難,相識于美好,卻險些在謊言中被撲滅愛情火花改變的卻不止是伊芙,更是V。

    所以V里面預想的暴力,權力為維護自身而帶來的暴力,以及群眾醒悟之后的暴力反抗,都是一個方面,似乎可以稱作明顯的暴力;但所謂資本主義社會通過金錢和消費刺激人的欲望達到最大化以消磨人們斗爭的意志,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層面上的暴力呢?

    V說,唯一的結論就是復仇,一種仇恨,作為一種虛無的奉獻。所以甭管V的黑多么富有張力,四處飛濺的紅,時刻在提醒我們,把自己思想當作法律準繩的人,永遠不可能是個英雄。陰暗寒冷的牢房,剝奪了食物、溫度、時間甚至生命,但是奪不去尊嚴。正是瓦萊麗藏在老鼠洞里的信,打動了V和艾薇,以至可以直面死亡,重獲新生。真正的英雄不是帶給人死亡,而是帶給人以希望。

    他帶著永不改變的笑言面具,碩長的身軀,矯捷的身手,自由穿梭于這個城市的任何角落。當我進入地鐵站,以為微微的風聲來自人群中那豪邁的黑衣,在地鐵門即將關閉的那刻,我以為眼前會越過一個讓我疑惑的身影,他總是在與地鐵逆向的一端離去。當我夜晚走在寧靜的路上,路人偶有嘈雜和事端,我總左顧右盼,我猜想愛行俠仗義的V會出現,他抽出那明快的長劍,不斷在我眼前劃出優美的弧線。

    其實電影中不光有這些激進的思想帶來的快感,還有V的人格。一種讓人仰望的極端的人格。像蝙蝠俠一樣無所不能,像歌劇魅影一樣自我放逐,有點像先知,有點像苦行僧,有點像基督山,甚至有點SM情節,因為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么他要折磨刑囚EVEY。豐富的人格使V充滿了魅力,靜靜的欣賞也是一種樂趣。

    最后,這部電影好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雖然有些陰郁,有些冗長,有時有點沉悶,但整體來說還是一部非常值得去看的電影!

     

    下載地址:免費領取1對1日語課程

    為您推薦

    評論已關閉

    www.ai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