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改正錯誤最佳的時刻就是意識到錯誤的一瞬間。尤其是家長在進行親子教育的過程中,一點點小小的錯誤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不斷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教育方式方法,及時發現錯誤,盡早改正錯誤尤為重要。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家長在進行日語親子教學中常見的誤區,希望大家以此對照自身的言行,從而獲得啟發,不斷優化和完善教育理念和方法。
誤區一:教育靠老師,督促靠家長。現如今大家都明白,孩子的日語啟蒙教育不能全部交給老師,但是其實很多人不了解究竟應該如何在家中進行日語啟蒙。不少家長采取完全督促的方式,每日的任務就是叮囑和監管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日語作業,如果孩子日語成績下滑,也只是一味的懲罰或者加強管理措施。家長采取如此形式的家庭教育,其實是處于一個被動的教育狀態。看似在對子女的學業用心管理,其實究其本質還是將教育的主要任務托付給老師。而幼兒處于一個心理較為敏感的時期,此時由陌生的老師承擔教育重任,孩子會因為生理上的母嬰分離產生抗拒抵觸心理,家長此時一味督促幼兒聽從老師的安排,會加重幼兒的被遺棄感,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幼兒啟蒙階段,家長應該位于教育的主體地位,主要日語知識的講授、日語學習方法的培養都應該由家長來完成,而教師可以承擔興趣養成的責任。當孩子心理逐步成熟,克服母嬰分離的焦慮感,進入中小學階段是,家長才可以慢慢和老師進行位置對換,承擔督促職責。
誤區二:孩子越早開口,越有利于口語能力發展。日語的學習已經不局限于單純的知識應用,口語能力、交流能力也尤為重要。幼兒啟蒙階段,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對孩子口語能力的培養。不少家長會要求孩子學習日語兒歌,并讓其展示。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學習和展示并不困難。但是也有不少孩子,學習語言的時候會經歷漫長的沉默期,不僅開口比同齡人晚,而且學習初期不愿意說話,較為沉默。家長一定要意識到這是學習語言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要因為抱有越早開口、口語發展越有利的錯誤觀念,強迫幼兒進行大量口語鍛煉。因為經歷沉默期的孩子,其實是在靠聽來積累大量詞匯,而此時聲音的刺激信息,比開口說更能在布洛卡語言區內留下深刻記憶,強迫其從沉默期轉為開口練習,不利于其日語詞匯的原始積累。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語言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日語啟蒙切忌心急,欲速則不達。綜上,家長在進行日語啟蒙之時,除了掌握必要的日語知識,更要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的完整過程,在每一個時期輔以最恰當的教育方式。既不要揠苗助長,也不要因教育方式滯后,限制了其日語能力的發展。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從本文有所收獲,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日語啟蒙之時,夯實基礎。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