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位列全國重點大學的這所大學,它的歷史由來你不好奇嗎?

    在頭條,搜「高考」,權威信息一手掌握。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徽 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

    在頭條,搜「高考」,權威信息一手掌握。

    如今位列全國重點大學的這所大學,它的歷史由來你不好奇嗎?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徽

    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九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創始成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是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艱苦創業

    1920.5-1928.2時期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即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是1920年5月開始籌建的,10月17日舉行開學典禮。當時設鐵路建設和電氣機械工程兩個科。首屆三個班共招收103名學生,實行學分制,學制四年,一律用俄語教學。如今位列全國重點大學的這所大學,它的歷史由來你不好奇嗎?

    哈爾濱工業大學

    1922年4月2日,學校改名中俄工業大學校,學校由四年改為五年,原設兩個科分別改為鐵路建筑系和機電工程系。畢業生經考試委員會答辯合格,授予工程師稱號。

    1928年2月4日,學校隸屬關系發生變化,改由中華民國東省特區領導,校名改為東省特區工業大學校。

    1928.2-1935.3時期

    1928年10月20日,將法政學院和商學院并入,學校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中蘇共管。

    1931年春,開始招收研究生。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到1935年學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語授課,指定招收中、日籍學生。

    1936年1月1日,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高等工業學校。

    1937年1月以后,學校完全轉入按日本方式辦學階段。

    1935.3-1945.8時期

    1938年1月1日起,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工業大學”。從此,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哈工大由中蘇兩國政府共同管理,有中長鐵路局領導。這時的辦學宗旨是為中長鐵路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學制5年,一律用俄語上課,到1950年新中國接管前,設有土木建筑、電氣機械、工程經濟、采礦、化工和東方經濟等系及預科。

    從1920年建校到解放前,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辦學,用俄語或日語授課,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特征。

    1945.9-1949.3時期

    從1920年起到俄文班最后一批學生1938年末畢業,按俄式辦學的哈工大共培養畢業生1267人,其中中國學生382人,蘇聯及波蘭學生885人,這些畢業生分布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以及蘇聯、澳大利亞、波蘭、美國、加拿大、新西蘭和巴西等世界各地。他們普遍地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學制教育,獲得了當時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其畢業文憑得到蘇聯等歐洲國家的承認。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養了許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聲望的學者,也有的成為社會活動家。?

    黃金

    1949年,哈工大開始從全國招收研究生,是中國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建國時期

    1950年6月7日,中共中央電告東北局:“中長鐵路已決定將哈工大交給中國政府管理”。并指示哈工大“應著重招收中國國內各大學理工學院的講師、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學俄文,兩年畢業即分配到各大學任教”。這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國懷抱并進入全面改造和擴建階段的重要標志。后來,學校決定6月7日為哈工大建校紀念日。

    1951年,哈工大被國家確定為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兩所院校之一,成為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為中國國內各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基地,并以“工程師搖籃”而飲譽全國。1951年7月至1956年6月,該校先后舉行了5次教學方法及科學技術報告會,并受高教部委托舉行兩次全國機電專業會議,每次都有數十所兄弟院校參加,哈工大成為全國高校學習蘇聯教育經驗的窗口。

    工大新生

    1952年,哈工大學制改為5年,加強對學生的工程訓練,使學生具備獨立承擔工程技術任務的能力,畢業生授予“工程師學位證書”,使哈工大在五十年代就以“工程師的搖籃”而飲譽全國。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馮仲云、李昌、陳康白、高鐵等人的領導下,哈工大在改造擴建的基礎上,進入了大建設、大發展、大提高階段,為國家培養了上萬名學子。

    學蘇樣板

    這一時期,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最多時達8000余人,教師隊伍迅速增長,1957年已發展到800余人,平均只有27.5歲,他們承擔了全部教學、科研任務,被譽為哈工大的“八百壯士”;科研工作有很大的發展與提高,各專業與一些工廠、研究所建立起固定的科技協作關系。為了辦好哈工大,解放后,一批年富力強,富有經驗的領導干部被派到哈工大擔任領導工作;一批學術造詣高深的教授被招聘或被抽調到哈工大;67位蘇聯專家和3位捷克專家先后被聘請到哈工大,幫助學校建設國家急需的專業、培養教師和學生;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從蘇聯運回,使哈工大的實驗室和實習工廠一躍居于全國最前列。

    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確定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哈工大成為京外唯一一所重點大學。

    1957年,哈工大已發展到7個系23個專業,基本上建設成為學習蘇聯教學制度的新型多科性工業大學。

    1958年,根據鄧小平同志“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哈工大對專業設置進行了重大調整,創建了一批尖端專業,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軍地轉變,形成門類齊全,學科互相配套的專業體系,成為為國防科技及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多科性大學?。

    1960年,該校在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中與哈爾濱市107個工廠協作,完成460多個機械化自動化項目。?

    十年動亂

    1957年蘇聯專家 回國前合影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哈工大正常教學科研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1970年春,根據上級指示,哈工大少數人員與絕大部分物資南遷重慶,與哈軍工二系合并成立重慶工業大學;留哈部分與黑龍江工學院、哈爾濱電工學院合并組成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1973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重慶工大北返,恢復原哈工大。幾經折騰,學校遭到嚴重破壞。?

    再鑄輝煌

    1977年,恢復本科生招生;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1982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4年,再一次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十五所院校之一。同年,成為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標志著哈工大研究生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1992年,創辦哈工大高新技術園區,探索出一條“一校辦區,一區補校,校區結合,一校兩制”新的辦學模式。

    1996年,成為首批進入“211工程”建設的院校之一。

    1999年,原輕工業部甜菜糖業科學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并入哈工大。?

    哈爾濱工業大學

    1999年5月,被全總授予“五一勞動獎狀”。

    1999年11月,入選“985工程”,成為國家按照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目標重點建設的9所高校之一;14日,國防科工委、教育部和黑龍江省政府在這一天共同簽署了重點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協議。

    2000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同根同源、中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哈爾濱建筑大學(建設部重點高校,和哈工大同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合并,組建成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1年,首批獲準試辦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

    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成立。同年,哈工大威海分校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2007年, 成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之一。同年,成為教育部和中國工程院共同實施的工程教育改革實踐項目首批十所高校之一。?

    2011年,學校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

    2009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確定哈爾濱工業大學為首批全國干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

    2010年,工業信息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簽訂三方重點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協議。同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2年,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

    2013年4月,首批入選“2011計劃”牽頭高校。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4年4月,市校簽署辦學協議,共建哈工大(深圳)。5月,教育部批準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籌備舉辦本科教育;深圳市政府與哈工大簽署新的合作辦學協議,在與哈工大本部統一品牌、統一規劃、統一學術標準的前提下,在深圳研究生院基礎上籌備共建本碩博教育體系完備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校園風景(6張)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A類建設高校名單;???12月,榮獲“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稱號。?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獲準成為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11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揭牌成立。?

    2019年9月,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常務理事單位。?

    2020年1月,入選“強基計劃”試點高校;??9月,正式加入環太平洋大學聯盟。??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

    2020年12月,入選2020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2021年5月,成為“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首批會員單位之一;獲批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功666777888、馬里奧路易吉x、沒頭腦和不高興d、能正常點碼、果果的小土豆、郎朗音樂參與編輯。

    為您推薦

    www.ai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