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翻譯一些材料,小編也是被株主、取締役、株券等等這些詞弄得頭昏眼花。不由得好奇為什么日本的公司叫做「株式會社」這和我們中國的股份公司是一回事嗎?
帶著這個譯文,小編開啟了好奇心模式,搜集了一些資料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日本的「株式會社」文化。
「株式會社」的日語寫法是:かぶしきがいしゃ。前半部分“かぶしき”的意思就是股份,股票和股權。而后半部“かいしゃ”就是公司的意思(連在一起發生了濁化所以是がいしゃ)。它類似于我們中國的股份公司的感覺,但是又并不是完全一樣。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會直接翻譯成xx株式會社。
而日本人自己也對為什么叫做「株式會社」充滿了好奇,其實「株式會社」這種歐美公司的股份制公司管理方式是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后傳入了日本,出資者對公司所有的權力以「株式(股份)」來表現,而用「株式」的形式聚集起來的資金來進行運營的公司就是「株式會社」。等同于英語的share of stock。
那么,為什么日語叫做「株式」呢?
日語中「株」這個詞的意思,原本是指一條條聚成一束束根的草本植物。像草本植物這樣由一束束聚起來的商人們就被稱為「株仲間」。
比如江戶 的酒館們就結合成了聯盟組,大家聚集起來各自的力量一起建一個新的酒館,這時候就需要有「株」也就是我們中文說的股份這樣的東西,以保護每位同業者們的權益。
由此就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株式會社」的固定稱呼了。仔細想一想和我們中文的股份公司的股字還真是類似呢。
日本公司除了有「株式會社」以外,也有我們中國的「有限會社(ゆうげんがいしゃ)」,他們的對比如下
(注:2006年日本新公司法之后已經不能再注冊成立有限會社了)
最后補充一些最近倒騰的詞,去詢問了一些法律專業的小伙伴之后還是需要嚴謹地說,以下中日翻譯也只能是參考,具體能否一一對應還要看公司章程對這些職位的規定。
株主【かぶぬし】(股東):為公司出資之人
取締役【とりしまりやく】(董事):由股東選出的制定決策之人、其中的董事長也就是「代表取締役」,在法律上是公司的代表者。
社長【しゃちょう】(總經理):執行決策之人,在職責上,是工作事務上的最高指揮人。在中小型企業中通常「代表取締役」就是「社長」,但是并不是說「代表取締役」就一定是「社長」哦,也會有兩個人的時候。
有的時候你還會聽到「會長」這個稱呼,這個是公司內部設置出來的一個職位,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名譽職位,通常是退下來的前任社長就成為了公司的會長,不直接參與行政,但保有一定的話語權。
以上就是本期節目的全部內容,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日本公司,以后就不要再在這幾個稱呼上糾結了!
文本/seki
排版/由美
校對/御子&部屋
]]>想要了解更多日語知識,考研相關,歡迎關注公眾號【聯盟日語】、【 聯盟日語】、【日語MTI】、【日語專業考研】,小編在那里等你們!
作者:海天黃豆醬
這篇其實是剛剛結束完面試,趁著成績還沒出來心情還可以趕緊記錄一下的情況下寫出來的。當時以為大概是個失敗經驗吧ORZ
北外的日語口譯經驗實在太少了,推免的就更少了(其實是幾乎沒有),所以發出來造福人民大眾吧。
本人某北方雙非日語專業,在學校成績還可以,綜合成績大概在年級前十,學業在年級前五,雖然學校沒有發布推免資格之類的信息,但是因為一直都很想去北外,所以試著投了。
程序很簡單,就是在網站上填寫就行了,有個個人自述1500字。然后不到一個星期就出來復試名單了。北外應該是只要報名的人就會給機會復試的(畢竟路費食宿都是自理還要交100元現金復試費)
然后要仔細看日本語學院的網站和研究生的網站,他們兩個發的要帶的材料會有些不同,就全都帶著就行。然后20號上午資格審查,下午筆試,21號下午MTI面試。
資料不齊全沒關系,以后可以掃描發郵箱,發傳真。這點北外真的很好,我就缺了兩樣文件,但是老師很溫柔的告訴我可以發郵件。( 提醒大家:各校情況不一樣,最好仔細研究院校推免招生要求,不確定的地方及時跟老師電話確認。)
先去簽到,然后集體坐在教室里。今年復試名單人超級多,大概有47人左右吧,偷偷看了名單,大概來了不到40個…后來確認是36個。其實我也沒信心能考上,還費時費力費錢,但是就當作將來復試的提前演習了,而且還可以熟悉一下北外的出題和氛圍。而且真的挺想去北外看看的。
一個一個被叫去一個房間,有幾個老師,結果沒想到…就被問了問題,中文的。
從哪里考來的?就是家在哪。
擔任過學生工作嗎?我說加入過一段時間的學生會,但是因為想專注于專業就放棄了。。。我也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好是壞。
高考志愿?我就說的是日語是第一位。
還報了其他學校?我實話實說了,除了北外還有兩個。然后問我對這幾個學校有什么認識?我也是說實話,我自己就是想去北外,因為身邊的人勸我所以就又報了兩個,但是最想去的還是北外這樣子啰嗦了好多。
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說我有點內向。開始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口譯但是長期學習后發現自己挺喜歡的。說了好多感覺有點為自己找借口的感覺,然后被老師打斷了。
我事先對北外的筆試一無所知!網上能找到的都是學碩!而且筆試是同一時間,我就以為學碩專碩試題一樣。看有單詞語法之類的,我就瘋狂看了兩天專八,然后上考場就傻了,兩張A4紙,一頁中文一頁日語,4篇翻譯,漢譯日日譯漢各兩篇,各一長一短。沒辦法,認栽了。
2h,時間很緊!來不及檢查。空白答題紙,覺得字跡會比較重要吧,我開始還有耐心好好寫,后來就放棄了,只求寫完。
1. 日譯漢
(1)國際形勢,21世紀開始,伊拉克戰爭,金融危機,現在的形式リーマンショック、非國家アクター
(2)東大開學演講的一段, 千鶴子的。
(3)之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講過,然而我…
互相幫助
セオリー
2. 漢譯日
(1)20國集團領導者峰會
發表談話
很多領導者表示,加強各國合作。。長句
(2)新工業革命,定義,以。。為核心,特征
人工智能
離散制造,流程制造
智能服務,產業鏈價值鏈升級
產業轉型
長句巨多,單詞巨難!中文都很難讀懂,寫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寫什么,只是硬著頭皮寫。
有一些提前交卷的,不知道是放棄了還是學霸。
簽到,抽簽,候考室等待
先到備考室,十分鐘準備,只能帶一支筆,發草稿紙,坐在座位有一張紙,寫著考題,只能在草稿紙上寫字。
三個考場同時進行。一個人大約20min。老師們大多都很和藹溫柔。剛進去翻譯的時候最緊張,后來提問的時候感覺有點太得意忘形了,說了好多不走大腦的糊涂話。
1. 聽日語總結
人變老不一定就是成熟
成熟就是。。。后面沒怎么太聽懂,自己瞎編的。
2.交傳
一篇分三段,不長,都不怎么難其實。。但是很緊張。放完第一段我以為結束了,就翻頁了準備視譯,結果又開始放了= =
口譯員的社會責任
很難翻譯好
裁判員制度
(旁聽制度?)
翻譯會影響整個案件的走向。
法庭
Ps:這兩篇真的不怎么難,比起我們口譯課上的。。很清晰也不快,但是聲音有點小,再加上緊張,我真的集中不了精力,也反應不過來很多單詞,所以好多就是瞎編。
3. 視譯
兩段,讀一段翻譯一段。
致辭類 中日友好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不難,而且準備時間很充足,只要不緊張感覺都能翻譯好吧。
4. 自我介紹1min
我之前準備的是2分鐘的,結果果然沒說完。
而且面試的準備我其實都是前一天晚上做的,筆試都讓我抑郁了,面試的準備也沒有太仔細做。想考的同學不要學我這樣什么都不準備。。。
挨個問問題
學翻譯的意義。我說成為給人搭橋的人,而且存在感越少越好。
那存在感如何彰顯。有的人學不來外語,通過幫助他們。
上的課學了什么。實踐練習。還有就是放錄音消除我們的羞恥心。老師都聽笑了。。。
有沒有做過口譯相關的工作。除了課上沒有。
那你們身邊同學是不是有做過的。我說我覺得應該沒有那么多。(我覺得這個回答好差,好自以為是的感覺)
有沒有出過國。沒有,over…
興趣愛好。我說看小說,問我中文還是日語,我說中文,都是言情小說…還說因為日語都是豎著寫的,所以很不好看。。。老師發出了笑聲= =(我這個智障說話不走大腦,估計老師第一次看見這么坦誠的暴露自己不學無術的學生吧)
最有意義和最無聊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選擇了口譯,雖然有時覺得辛苦,但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無聊的事就是上體育課….老師又笑了。
Ps:因為太緊張就沒怎么看老師(也可能有盡量假裝看老師),也有老師很嚴肅,但是主考的真的特別溫柔,他們真的太好了(泣)。
最后結束之后,因為放棄了其他學校的推免,所以感覺可能會去參加統考,都做好了二戰這樣的心理準備(因為真的只想去北外)。結果隔了一天北外就打電話了,超級溫柔的小姐姐告訴我進入了錄取范圍,我整個人都炸了。
然后就是辦最后的材料,發過去之后日語學院官網就出來成績了。果不其然,今年居然要了8個,且我是倒數= =面試成績是8人里面的倒數第一,筆試也還湊合,只能說是運氣真的好吧。
首先,以后無論做什么都要時刻做好準備,這次我就是什么都沒準備,就是突然就去了,面試的一切都是前一天晚上準備的,結果好多問題還沒準備到。筆試更是一無所知。我這樣的能進去只能說是老天的眷顧吧= =
其次,平時一定要抓住一切能做翻譯的機會,鍛煉自己,無論做的好不好,能讓自己盡量不緊張,更自信,不怕丟人。
然后,敢于挑戰。其實這次本來還有水平和我差不多也許還要強一點的人和我一起去復試的,結果和別的學校時間沖突,然后覺得自己一定考不上北外(其實我也一直到結果出來都是這么想的)就沒去。現在想一想,在那些沒去的人決定放棄的一瞬間也許他們就輸給了去的人,即使他們的日語實力可能比去的人還要強,因為勇氣大概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吧。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為了理想全力以赴,然后有一個好結果。
*本文已獲得作者授權,未經本平臺授權禁止轉載
]]>想要了解更多日語知識,考研相關,歡迎關注公眾號【聯盟日語】、【 聯盟日語】、【日語MTI】、【日語專業考研】,小編在那里等你們!
1.想要提高日語口語,首先要學會聽
如果你想要輕松的氛圍練習口語,日語歌曲聽著跟著唱也是一個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幫助我們記住一些單詞和詞匯,有時候寫的和說的不太一致,寫出來的是濁音,說出來的是清音,這個在聽的時候就能夠聽出來的,跟著讀或者跟著唱還可以鍛煉我們的語速。
提高日語口語能力小技巧
2.日語聯想法
想要能夠熟練掌握,和頻繁使用是離不開的,不管我們走到哪里,看到什么,用到什么,我們都要用日語把它表達出來,這個過程雖然很痛苦,但是時間久了就能夠鍛煉我們的日語口語。
3.看日本動漫、影視等
有時候我們利用一種比較興趣的方式能夠堅持下來,日本動漫、影視、日劇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我們只看日語單詞的時候會感覺枯燥乏味,結合這些記憶起來就很有趣了。這些影視里面大多出現日常用語,所以我們可以實際運用,這樣潛移默化的提高我們的日語口語能力。
想要提高日語口語,這些方法還是要學習的,一門語言的學習能夠真正運用在生活中,才是實用的,在我們鍛煉日語口語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慢慢提高,多練習,多發現~
日語能力測試考已經落下帷幕了,你以為這就算完結了嗎?但是日語考試之后除了還要繼續學習,對對答案,看解析題之外,還有三大事情等著我們處理:
1.保留好你的準考證
不要覺得考試完之后就萬事 了,東西可以任意橫飛了,但是 外教網小編告訴你,后面的成績怎么查,你難道不查了嗎?后面會用到!千萬別讓它跑了,每年都有學生的準考證找不到了,最后還要找回,耽誤時間還糟心,你誰這能怪誰!
考試n1之后怎么做
2.日語成績查詢
日語成績查詢時間一般是在考試之后的2個月左右,如果你是12月份考試的日語,那么查成績的時間預計會在2019年的1月底到2月中旬就可以查到成績了。
3.日語成績單以及證書
查詢過自己的成績之后,就知道自己的日語考過了沒,這時候考過的同學就等著領成績單吧。成績單會在考試后的3個月左右的時間會寄到考點,到時候同學可以到考點領取,如果你辦理的有郵寄業務,到時候直接給你郵到身邊~
看到這里的同學已經知道日語鞥哪里測試之后該做什么了吧,不管你成績如何,學習日語的道路還是要繼續前進的!
]]>各位同學考得怎么樣呢?
今年的能力考試出現了很多以前考過的原題!
大家把握住了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認真刷真題,不要偷懶!)
下面為大家奉上N4回憶版答案~
(僅供參考~)
N1、N2、N3、N4、N5答案請見→申友日語!
這次考試已經告一段落,考得好的同學可以好好放松,等著拿證書啦!
但考得不好的同學也不要氣餒,接下來的時間好好復習,爭取12月考過!
最后,祝所有參加考試的同學都能考取滿意的成績!!
關注我們,后臺回復【等級考】即可領取試題解析資料。
]]>爺爺、姥爺:じいちゃん(ji-cyan)
そふ(so fu)
奶奶、姥姥:ばあちゃん(ba-cyan)
そば(so ba)
爹: おやじ(oyaji)
爸爸:ちち(chichi)
娘: かあちゃん(ka-cyan)
媽媽:はは(haha)
哥哥:あに (a ni)
姐姐:あね (a ne)
弟弟:おとうと (o to u to )
妹妹:いもうと (i mo u to)
丈夫:しゅじん(syu ji n)
おっと(o t to)
妻子:かない(ka na i)
つま(tu ma)
兒子:息子 むすこ(mu su ko)
女兒:娘 むすめ(mu su me)
兄弟:きょうだい(kyo u da i)
叔叔、舅舅:おじ(o ji )
姑姑、阿姨:おば(o ba)
侄子、外甥:おい(o i)
侄女、外甥女:めい(me i)
表兄弟:いとこ(i to ko)
-貓盒子-大佬根據這部作品創作的同人
在日本動漫里邊被稱為XX醬的角色似乎很多,比如愛麗醬,比如康娜醬啥的,不少都是蘿莉類的角色。為啥日本動畫里的蘿莉一般都稱之為醬呢?其實這主要是日本人的語言習慣問題。所謂的“醬”寫成日文是“ちゃん”,一般是用來稱呼小孩子或者親密的人(比如好閨蜜啥的)互相稱呼的,其實其使用范圍并不僅限于蘿莉角色。
記得在《蠟筆小新》這部動畫中,有的角色叫小新就是“新醬”嘛,而翻譯成中文是小新。對于這些小孩子,叫XX醬的話也挺正常的,不過,如果是他們年齡再大一些,或許對于男生就稱呼為XX君,而對于關系好的女性互相還是稱呼XX醬這樣了。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動畫里有的大人稱呼小新是“新之助”,這個新醬一般還是比較親昵且沒有太多隔閡或者身份差異的人的稱呼。
我個人記憶比較深刻的是《小林家的龍女仆》中的小蘿莉康娜,她的同班同學才川莉子就一直稱呼她為康娜醬,兩位關系極為親密,看到她們兩人耍寶賣萌,本身也是一件挺享受的事情,或許也是因為動畫中這樣稱呼,平時粉絲們稱呼康娜也是叫她康娜醬。
在一些主要以女性角色為描繪對象的動漫作品里,大家很多時候也會互相稱呼某某醬,比如《輕音少女》這部動畫,雖然主人公們都一件是高中生,就年齡上來說一件超過了蘿莉的年齡,但是大家同為女生,關系親密,一般也都會互相稱呼為XX醬。
隨著國內動漫愛好者越來越多,也有不少動漫愛好者在網絡上或者現實中稱呼別人為XX醬,一些UP主大V網紅什么的也會自稱XX醬一類的,其意義相較于原本的意思或許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甚至一些男性之間也在互相這樣稱呼,對于有些人覺得不能這樣亂叫,也有的人覺得無所謂,畢竟一個字一個詞隨著 的發展以及地域的傳播,或許其本來的意思就已經發生了變化,相互之間能夠聽懂的話感覺也沒啥了。
說起來,大家還記得有哪些叫XX醬的動漫角色呢?歡迎評論區一起交流討論呢~
]]>日語學習,你覺得最難的是什么?
想必大家會說:聽力!語法!……這些都弱爆了好嘛!日語君覺得,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最難的當然是“翻譯”!
翻譯,是一個人語言學習成果的最直觀展示形式。相信大家經常會遇到“我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卻表達不出來”的情況。能完全聽懂這段話,不代表你能翻譯好這段話。從簡單的句子翻譯,再到復雜的文學作品翻譯,翻譯可以說是非常考驗一個語言學習者的綜合素質。
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翻譯到底難在哪兒?
1:詞匯語法缺一不可,語言基本功是基礎。日語同義詞辨析;相似語法的語感區分;短語結構固定搭配;重點詞匯積累;復雜句子結構的切分;成語慣用語的掌握等等。翻譯的基本功訓練,是從詞到短語到分句再到整句的一個階梯式過程,想要有一個扎實的基本功,也絕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日常的積累很重要。這一點,關系到翻譯三原則中的“信”:即忠實于原文。
當然,如果你在某些專業領域有所建樹,那對日語詞匯的要求會更高。這種日常幾乎不會使用到的專業詞匯,你得花更多的努力死記硬背記心中,畢竟,也許連日本人都不知道這些詞的用法。
2:母語不能懈怠。日翻中,說到底最終是要以中文的形式做呈現。不是說學了外語就能把母語放一邊了。你一邊要防著自己的中文不要被日語邏輯帶跑,一邊還要時刻提升自己的中文素養。想要做好翻譯的工作,對母語知識儲備有較高的要求,看看翻譯大家們,哪個不是能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呢?
講真,中文水平高的人,哪怕不會翻譯這句話也能瞎編吹個天花亂墜(可別學壞)。這,說到底也是門本事。好好說話,這一點,關系到翻譯三原則中的“達”:即翻譯流暢、譯文通順。
3:不為翻譯而翻譯,地道是關鍵。翻譯最直接的目的是通過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正確傳達信息;更深層次上可以看做是對另一個民族思想、文化認知的一個過程。如果硬翻直譯,可能帶來的是因為文化代溝造成的不理解。所以,如何地道地翻譯很關鍵。
表達習慣上,日語是主賓謂結構,而中文是主謂賓。逐字逐句翻,中國人其實也能理解,但是,肯定“怪”。單詞量大是基礎,但是把這些單詞用正確的句子結構排列組合,就是本事了。怎樣把中文說的像中文,日語說得像日語,對邏輯關系的準確把握十分重要。
4:文字背后的巨大文化知識儲備。學翻譯就得是雜家,你學的是日語,那你必須要理解日本的敬語文化;最好還要知道日本人忌諱什么;你可能還得知道,日本屬于什么自然氣候。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只有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讓呆板的文字煥發生命力。這一點,關系到翻譯三原則中的“雅”:即文字優雅。
想要做好翻譯,你就得讓自己像塊海綿,隨時隨地的吸收和學習。當然以上只是日語君關于翻譯的部分拙見,相信每個人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想學日語,私信學習
日語由于其本身的復雜性,傳承性、地域性等因素,不可否認確實是一門笑著進去,哭著出來的語言!
那么對于剛剛接觸的日語的我們來說,日語真的那么難嗎?日語難在什么方面呢?
只能說日語難在我們自身,沒有計劃,一心想著速成。
覺得自己三天就可以搞定日語五十音圖表,覺得自己能夠輕松掌握平假名,片假名。這就是典型的速成心里,不學會走路就想自己能夠跑!
好了我們還是回歸正題,看看日語難在哪些方面吧!
一、無學習目標,憑一時熱情
這一點在很多學生都存在,真的是一時興起報名學日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對于這類人,一定要及時給自己定好目標,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
二、懷著好奇心,不系統學習
所謂懷著好奇心,就是那些因為動漫、日劇、cosplay等愛好而學習日語!
這一類學生基本都沒有系統的學習日語,毋庸置疑,“五十音圖”非常容易學,另外,還有我們熟悉的漢字,不用學習就知道其意思。
可有不少的人學完之后,不是在系統學習上下功夫,卻下功夫學習“日常會話用語”,生拼硬背一些社會交際語言,以為能說日語了,沾沾自喜。
這種“只言片語”式的學習方法,能說是學習日語的途徑嗎?到頭來害了自己,最后只好中途退場,承認日語“難”。
三、頻繁更換日語教材,從中找捷徑
我們知道,初學日語的人,選一套好的教科書至關重要。可是,一旦確定了課本,為什么還要頻更換教材呢?是什么意識在作怪呢?
原來是想走捷徑。以為這套教材難,那套教材簡單。頻繁更換教材能學習好日語嗎?
四、只企盼速成,感嘆速不成
初學日語的人,恨不能馬上就學會的著急心態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學習日語也不可能一口就吃成個胖子,那根本不現實。如同小孩學走路一樣,剛會站立就想跑,豈不是摔跟頭?
學習外語是時間比較漫長并且具有耐性程度很強的腦力勞動,即慢功夫。
在語言學習過程期間,各課教程安排內容都是具有時間性的,是成比例的,不是隨意舍取的。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方式,究竟能學會多少日語是可想而知的。
五、無語言環境,學不成日語
“若是在國外那樣的環境里學習日語,不學都會,咱國內沒這樣的語言環境,學也不會。”有很多的人這樣說。
不錯,學外語與語言環境密不可分,問題是,不可能也不現實凡是學外語的人都到國外去,難道不去國外就學不成日語?說法偏見,事實并非如此。
語言分為書面體和口語體兩種,這兩種體裁的語言比較看,口語體依賴于外界環境相對多一些,書面體相對差一些,這是人所共知的。
關鍵是你怎樣利用環境,學習環境(氣氛)可以創造,如常找人交談、常聽錄音、常去“外語角”、常參加一些有外語內容的活動等等。如何利用環境由你來把握,這方面應該說不是很難的吧。
歸納這些難點,目的在于探討和如何解決在初級階段學習日語所出現的共性問題,共同進行交流,并采取較為正確的學習方法,推進日語學習。
想學日語,私信回復學習
單詞
日語的單詞現對于來說是比較好記的,只要會讀就會寫,而且不容易忘記,所以單詞這一個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相對于平假名單詞和漢字單詞來說,片假名要稍稍難記一點,記準片假名關鍵是促音和長音要把握好,因為片假名大部分的發音與英語很相似,所以很容易記錯促音和長音的位置。只要記準促音長音,片假名也很好記。
語法
日語的語法確實是讓學習者頭疼的一件事,首先是學習語法的時候在學習現在語法的同時也要回憶以前的語法,學會把簡單的語法組合成比較復雜的語法,例如,在學習~ておく的時候要結合以前的語法,不要一句話お客さんが來るので、掃除しておく、變成お客さんがくるので、掃除しておいて就不知道后面的~ておいて是什么了,其實就是~てください和~ておく結合的形式,此外,像如一句日本語を勉強し続けていこうと思う也要看出是:~を動詞、~し続ける、~ていく、~ようと思う這幾個小語法組合形成的,能夠看出這種語法組合方式,那么一些稍復雜的組合語法你就可以看出來了。不過也需要你零碎語法的積累才可以。另外,日語的語法帶有很強烈的感情色彩,一般很多語法在句中翻譯不出意思來,這就需要學習者很好的去體會,去運用,這樣才能學好日語的語法,使自己靈活運用。
助詞
其實助詞也是語法的一類,但是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太重要了。日語是語序非常靈活的語言,不論句子成分怎么擺放,主要看助詞怎么用,句子意思就定了。像如用法很多的に、で、を、より、ほど、が、と、へ、も等等都需要自己準確的判斷,句子意思才會清晰,否則句子便會看不懂,甚至翻譯出來的意思與實際的意思截然相反。
敬語
日語的敬語實在讓人頭疼,雖然是相同的一句話可是換成尊他語,自謙語就可能看不懂。所以掌握好各個動詞的敬語說法,以及尊他語,自謙語的語法形式是非常關鍵的,例如:課長はお書きになったご著書をわたくしにくださって、とてもうれしいでございます。要知道他的簡體是:課長は書いた本をわたしにくて、とてもうれしい。這樣掌握好敬語的語法才能明白句子的意思,此外,敬語運用的場合自己也要掂量清楚才可以。
聽力
綜合日語的動詞變化,敬語形式,助詞用法,以及語速問題,聽力恐怕是最難的。日語聽力想要好,首先詞匯量要多,對日語各個動詞的變化掌握的爐純青,并且熟悉敬語的變化,這沒有什么捷徑,想要聽力好,就要打好基礎,否則想很快提高是不可能的。除了平時多做一些聽力練習之外,句子沒事的時候多自己變一變也有好處。個人認為看動漫是很好的方法,多看一些句子沒有錯誤,不濫用日語的動畫,比如宮崎駿的動畫,犬夜叉啦~這些都很有幫助。不要看日本人的電視劇,發音不清楚,并且有的有錯誤。看的動漫的語速盡量不要挑太快的,中速就可以,這樣你的日語聽力一定會潛移默化的提高的。
總結
在按照上述方法學習的情況下,自學日語0基礎到N4大概要2~3個月;N3需4~6個月;N2:9~12個月;N1:18個月左右。這里指的是以上為保證堅持每天“有效率”地學習情況下的最概然分布。想速度過級的建議報班或者找大神教你哦,自學很難掌握應試技巧,實現以上時間內過級可能性相當小。
學習日語和學習其他知識一樣,都會遇到困難與瓶頸期,關鍵在于不放棄。
學習的動力在于,你為什么學,是跟風?還是自己心里真的喜歡?
如果輕言放棄,那么就根本不是喜歡。真正從心里認可的事情,是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去做的。
所謂一些文字東西大家只能看看,建議有時間的話來可以來參加直播課程
獲取免費學習和直播課程+Q群550902329
]]>當時每次放學急急忙忙回家就為了看幾集龍珠。記得有一次看的時候,那一集居然居然居然沒有字幕!!!小編的耳朵表示很無奈,于是根據畫面愣是臆想了一集。如果是最初學習的動機,大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吧。到了大學以后,有那么一段時間感覺很空虛,整天無所事事,于是選修了了一門日語二外。從最基礎的五十音開始あいうえお
,剛開始真是好痛苦,背了忘忘了又背,仿佛回到了當年被英語支配的恐懼。但是!為了萌妹!呸,什么萌妹,為了學習霓虹的文化,小編硬是挺過去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學習關于動詞的被動態,可能態以及使役態時候,小編從早上一直整理,竟然整理到了晚上10點!(學校自習室10點關門)中間整整錯過了兩頓飯啊! (關注的重點是飯么),但是說真心話,那個時候的學習,讓我回憶起了小學時候的那段時光。想什么把字句變被動句,可能,大概,八成的區別什么的。現在回想起那段時光,仿佛是在過一個童年,遲到的童年。為了記憶單詞,尤其是外來詞,小編愣是拋開了標準的英語讀法,用日式片假名來讀寫記憶。所以上英語課時候常常說一些匪夷所思的東西出來。 現在的我能夠不帶字幕地追番了,也能毫不費勁地看NHK的日本紀錄片,看著jump漫畫。我想這兩年的學習體驗真正帶給我的更是一種視野。讓我能夠試著從別的國家的國民的思維去看待和評判。當然這其中的原因也包括日語和中文很有共性的因素在里面,有的時候看到日語的一些思維上的表達簡直跟中文一模一樣。這種體驗在練習日語五十音打字時候尤為明顯,這真的不是另外一種拼音嗎?所以現在有學習一門二外的人來說,我覺得日語是不二之選。透過這樣的一種語言文化,對思維方式,對生活態度都是顛覆性的革新。最后小編對那些剛開始接觸日語的人說一句:未來走不下去的時候想想當初到底為什么要拼命出發,以后將陸續為大家推送日語學習中的逸聞趣事。最后愿大家學業有成。萌妹鎮樓
申明:此文為頭條號作者日語中的那些事兒原創
]]>